新能源翻三番、增速第一,吉利2022年的哪些布局将决胜未来
撰文 / 刘宝华
编辑 / 张 南
设计 / 琚 佳
1432988辆,同比增长约8%,连续6年产销突破百万辆。这是吉利汽车2022年的成绩单。
在中国车市飞速增长的年代,8%增长率算不了什么,但在疫情反复、缺芯贵电、停工减产频发的2022年,所有正增长背后都付出了巨大努力,值得尊敬。
与自身相比,吉利终于走出了连续三年销量130万级、两年下滑一年基本维持不变的横盘期,在最艰难的一年实现了破茧而出,逆势上扬。
在行业转型期,比增长更重要的是转型效果、销量结构。吉利汽车新能源全年销量328727辆,新能源渗透率约23%,较2021年实现了翻三番,远高于行业平均增幅,单月新能源渗透率多次突破30%。
这是吉利新能源车型增长最迅猛的一年、吉利新能源的转折之年。新能源曾经是吉利的弱势板块,短短一年时间已经成长为吉利最具潜力的业务板块。
从吉利的规划来看,这只是一个开始。与2022年销量一同发布的还有2023年销量目标——165万辆,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较2022年所实现之总销量增加100%以上,更加坚定快速地推动向电动化、智能化、全球化转型,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,全面迈入智能电动吉利发展新时代。
吉利2022年成绩单中另一个重要数字同样是23%——“中国星”高端系列年销量259087辆,占吉利品牌(含几何)比重突破23%。截至目前中国星累计销量近55万辆,单车平均售价超15万元,已成功打入合资品牌主力价格区间,助力吉利品牌向上、价值提升。
成绩单的第三个亮点是出口。2022年吉利出口销量198242辆,同比增长72.4%。吉利的出口同样既有数量又有质量,出口目的地扩展到更多国家地区,领克更是杀进了汽车工业最发达的欧洲。截至2022年,领克已在欧洲6国开设10家体验店,订阅制会员超过18万。
第四大亮点是智能化全面落地。
首先是智能驾驶。吉利重点布局L2+、L3智能驾驶技术,全新一代“NOA智能驾驶辅助系统”已搭载在博越L上,后续还将在领克、吉利和几何的最新产品上应用,用户可以通过FOTA的方式进行不同功能的订阅、升级,驾乘体验不断进化。
其次是智能座舱。2022年吉利已有博越L等多款车型升级到了功能域集中的电子架构GEEA2.0,同时匹配最新的高通8155车机芯片,实现了智能座舱的OTA升级。几何G6/M6与华为强强联手,基于HarmonyOS开发打造超电智能座舱,推动智能化成为主流纯电市场新的发展趋势。
最后还有独特的芯片和天地一体化领域。这一年吉利加快部署国产化和自研芯片路线,首款国产7nm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“龍鹰一号”即将量产装车,“龍鷹一号展示车”已于武汉正式亮相。“吉利未来出行星座”首轨九星已成功发射。
2022年,吉利在智能驾驶、智能网联、智能座舱、低轨卫星、车载芯片等领域的布局一一落地,一个立体出行科技生态圈正在加速形成。
2022年12月30日,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新年致辞中总结道,“这一年,从新能源科技、智能驾驶、智能座舱、三电领域、能源管理,到车载芯片、操作系统、低轨卫星,吉利正在围绕核心技术,打造全栈自研生态体系能力,加速形成护城河。”
从太空到地面,从新能源到芯片,从智能驾驶到操作系统,吉利正在从一家汽车公司向以出行为核心的立体化、全方位科技公司进化,哪里有卡脖子吉利就把业务延伸到哪里。
吉利也正是2022年头部自主品牌车企的典型代表,在极端艰难的外部环境下披荆斩棘,逆势前行,最终实现了自主品牌市占率50%的里程碑成就。
中国汽车,未来可期。
新能源,从软肋到潜力股
曾几何时,新能源是自主品牌五冠王吉利的最大软肋。
吉利从2015年就规划向新能源转型,目标是到2020年90%车型都是新能源,其中35%纯电动。到了2020年,吉利仅销售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68142辆,占总销量的5.16%,与目标差距巨大。
2021年初吉利推出新“蓝色吉利行动”,行动分为两部分,蓝色行动一打造智能的、节能的、混动的新能源汽车,蓝色行动二打造智能、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。同年10月推出“智能吉利2025”计划以及“九大龙湾行动”,目标是2025年集团总销量365万辆,新能源产品销量占比超过40%。
新战略实施第一年的2021年,吉利新能源及电气化车型总销量为10万辆,同比增长约47%,新能源开始有起色。
更大的蜕变是在2022年,吉利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328727辆,渗透率约23%,较2021年了翻三番,单月新能源渗透率多次突破30%。
吉利这一年新能源增速有多快?1月时渗透率只有12.19%,到12月渗透率已达30.5%。
分品牌来开,几年前在新能源市场几乎没什么存在感的几何全年累计销量达149389辆,同比劲增170%。
新成立的专注换电模式的睿蓝汽车12月销量破万,全年累计销量56140辆。
极氪在四季度实现连续三个月月交付量过万全,全年交付71941辆,超额完成年度目标,持续蝉联30万以上中国品牌纯电车型销量冠军,平均订单金额超33.6万元。
吉利布局的多个新能源板块在2022年同时迎来了高速发展期。
2022年夏天出现了一个新情况,川渝等地区因为电力紧缺实施了限电、错峰用电等措施,大量电动车充电受到影响。这给汽车行业敲响警钟:把所有鸡蛋放在纯电动一个篮子里是有风险的。
而吉利的新能源战略从多年前起就是多条腿走路,混动、插混、增程、纯电动(含换电)、甲醇多点开花。
2022年是吉利的雷神元年,雷神混动技术开始全面赋能吉利和领克品牌,快速落地近十款混动车型。目前吉利已完成雷神智擎Hi·X智能混动平台、智能变频混动电驱、高效发动机、电驱系统等混动全技术布局。吉利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混动发动机BHE15成功入选“中国心”2022年度十佳发动机,这也是继DHE15之后第九次荣膺“中国心”十佳动力。今年雷神动力再添两项重大技术成果:稀薄燃烧汽油机实测实现46%的有效热效率、稀薄燃烧氢气发动机实测实现44%的有效热效率,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。
这其中,最值得一提的是星越L Hi·P增程电动版,该车拥有纯电、纯电驱增程、插电混动三种模式,从技术路线上实现了“一台车等于三台车”,满足不同用户需求、不同场景需求,可以说是近几年来最具想象力的一次产品创新。
2023年,雷神技术有望逐渐搭载到吉利旗下所有主流产品上,进一步提升吉利产品的新能源渗透率。
品牌向上,技术向外
销量之外,高端化、品牌向上、提升品牌价值一直是自主品牌最重大的课题。
吉利从2007年的《宁波宣言》开始,就是这个领域的探索者、先行者。2022年,吉利在品牌向上领域同样是收获颇丰的一年。
领克品牌全年累计销量180127辆,历史累计总销超80万辆,成为最快突破80万辆的中国高端汽车品牌。旗舰产品领克09已进入30万元价格带,创造了中国高端汽车品牌价值新高度。
极氪品牌全年交付71941辆,超额完成年度交付目标,持续蝉联30万以上中国品牌纯电车型销量冠军,平均订单金额超33.6万元。
吉利品牌中的“中国星”高端系列全年销量259087辆,占比重突破23%。截至2022年中国星累计销量近55万辆,单车平均售价超15万元。
全年财报出炉还需要一段时间,以2022年上半年财报数据为例,吉利汽车单车平均售价达到10.2万元,同比增长21.1%,单车毛利1.6万元,同比增长9.9%。
这背后是吉利从1.0时代到4.0时代产品、技术不断升级进化的结果。2022年正是吉利进入4.0时代后的第一个发力之年。
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,智能化是高端车的必备素质。2022年吉利在智能化方面的成就除了上文提到的“NOA智能驾驶辅助系统”搭载博越L、FOTA在多款车型上落地、功能域集中的电子架构GEEA2.0、智能座舱的OTA升级,还有极氪推出的全球首个专为无人驾驶移动出行开发的纯电架构—浩瀚-M架构,能接入L4级别及以上智能驾驶系统,并兼容多种无人驾驶技术方案。采用浩瀚-M架构的ZEEKR M-Vision概念车已全球首秀,将于2024年具备量产条件。同时,基于ZEEKR M-Vision概念车为知名无人驾驶技术公司Waymo定制开发的专属车辆也已经亮相。
2022年吉利孵化企业亿咖通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,标志着吉利与亿咖通在智能网联生态、智能座舱领域已被资本市场认可,而获得资本助力的智能化技术将更高效地反哺吉利旗下产品。
无论是高端化还是品牌向上,都需要技术支撑。另一个可以证明吉利技术实力的是技术输出。
2022年5月,吉利汽车入股雷诺韩国汽车,持股34.02%,双方共同开拓韩国市场。11月,吉利控股集团、吉利汽车与雷诺集团签署了一项非约束性框架协议,在全球范围内研发、制造和供应先进的混合动力总成和高效的燃油动力总成。
这是吉利将车型技术输出给马来西亚宝腾、集度汽车后的又一案例,而且是输出给欧洲领先的汽车集团。
紧接着的11月17日,吉利控股集团宣布,将其纯电动SEA浩瀚架构授权给波兰电动汽车制造商EMP,吉利控股还将成为EMP的技术合作伙伴。EMP是波兰新兴汽车制造商,计划利用SEA架构为其Izera品牌开发多种电动车型。
能同时取得传统车企巨头和海外造车新势力的同时青睐,说明吉利的相关技术已走在全球前列,这些技术输出和跨国合作无疑对吉利的品牌形象、品牌认知起到极大的提升作用。目前来看,入股雷诺并研发合作、技术授权波兰EMP,再加上之前的收购沃尔沃、控股路特斯、运营宝腾、入股奔驰并运营smart,吉利的全球化征程已经迈上新高度。
而从整体发展布局来看,吉利母公司的投资脚步已经覆盖智能驾驶、芯片、卫星乃至手机等领域,可以说是目前国内车企中最广的,且均围绕“未来出行”而展开,一旦这些布局成长起来,能带给消费者什么样的新体验,非常值得期待。
本文由汽车商业评论原创出品
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说明
违规转载必究
交流汽车话题
MPV新能源、智能化之争,手握核心技术的上汽大通能否成为市场鲇鱼?
▼